2023年即将收官之刻,吉利再次卷向“天际”。12月27日,吉利未来出行星座第二轨卫星正式出征,拟于2024年初发射包含“吉利银河号”卫星在内的11颗卫星,以进一步完善吉利“天地一体化”智能出行生态。
“未来出行星座”是由吉利旗下时空道宇自主研发、全球首个商用通信、导航、遥感一体星座。按照计划,吉利将于2025年完成星座一期72颗卫星组网部署,届时可为全球用户提供卫星应用服务。而此次卫星发射后,吉利银河E8即将率先搭载吉利自研卫星通信技术,为用户提供双向卫星消息服务。
与之遥相呼应的是,马斯克主导的旨在建立新型低轨道卫星网络的“星链计划”。吉利和特斯拉,由此成为全球唯二“一手造车、一手造星”的科技企业。
在降本增效日益成为共识的当下,打造轨道卫星网络耗资巨大,吉利为何偏要瞄准这一极具挑战的赛道?在新能源竞赛步入下半场之际,这是否会成为撬动市场格局的新变量?
打造天地一体化卫星互联,让汽车永不失联
回答第一个问题,首先需要理解什么是“卫星互联”。众所周知,从1G、2G时代的声音和文字传送,到3G、4G时代的图片、视频传递,再到5G时代的全球互联互通,信息传递走过一条高速发展之路。而未来6G通信的最大特征就是与卫星互联,并构筑天地一体的通信网络,让全球用户“永不失联”。
从这点意义上,就可以想象出“天地一体化”的卫星互联对于汽车行业智能出行的意义所在。吉利在2018年战略投资的航天科技公司时空道宇,就是国内领先的民营航天企业,为卫星技术在汽车产业的应用落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而根据吉利“未来出行星座”计划,到2025年完成星座一期72颗卫星组网部署,为高级别智能驾驶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并加速卫星应用商业化、规模化、全球化发展。
作为先期成果,2022年6月,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首轨九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九星方式成功发射升空,目前稳定在轨运行一年半。今年9月,时空道宇将卫星通信导入消费级量产新能源车,搭载了时空道宇自研的车载卫星通信终端——吉时寻的极氪 001 FR,成为全球首款量产的卫星通信乘用车,可以支持双向卫星消息和卫星通话。
一个将吉利载入史册的高光时刻是,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吉利自主研发的“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卫星,为所有亚运会官方指定用车提供星基高精定位服务,让每一辆车的位置信息实时、准确地显示在地图上,实现车辆的精准管理与调度。吉利在完全保障亚运出行安全的同时,也让其独有的“天地一体化智慧出行生态”引得世界瞩目。
显然,吉利敢上天造星,绝非一时兴起的冲动决定,也并非弃成本控制于不顾。如果将质疑的目光转换为前瞻的思维,可以清楚地看到,吉利是在下一盘大旗。
争相布局航空航天领域,谁是真正的王者?
随着新能源汽车步入智能化下半场,为智能驾驶提供“厘米级”高精定位的卫星通信,更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有迹象表明,小米、哪吒、长城、长安、广汽等一众车企也在以不同形式涉猎航空航天领域。
其中一种主流方式是冠名合作支持。12月25日,哪吒汽车冠名天目一号星座第14星,将之命名为“桐乡哪吒汽车号”。更早之前,其实长城WEY品牌也以冠名形式助力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海上发射,长安欧尚X7曾搭载火箭登陆太空,广汽传祺也曾冠名“传祺GS4号”火箭。冠名合作符合车企短期营销的需求,但并不能满足智能化驾驶的长期战略。
另一种方式是投资收购航天科技公司,亲自下场造星。目前除了吉利,小米创始人雷军也已投资银河航天。2022年3月,银河航天将自主研制的6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成功发射,与首发星共同组成了国内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不过,小米汽车尚未走向上市量产,使得吉利还是国内唯一实现量产乘用车搭载卫星通信的车企。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在卫星研发之外,还广泛布局其他科技领域,目前已经成为全球首个拥有汽车、卫星、芯片、飞行器、手机等全智能终端布局的汽车企业。例如,吉利星睿智算中心已成为打通“车路云网图”,实现天地一体化和万物互联的算力底座;收购魅族后打造的全新车机系统FlymeAuto,也为吉利智能座舱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由此可以看到,吉利这些投资布局,经过时间积累,已经锻造出吉利独有的技术护城河。在“一手造车、一手造星”背后,其实是吉利对于“天地一体化”智能出行生态的前瞻性布局,不仅为汽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手机及物联设备直连卫星通信提供赋能,全面提升吉利新能源车型的智能出行体验,更为中国车企转型为世界型科技企业,树立良好的示范作用。
毋庸置疑,这些关键性的技术变量,正在成为吉利在智能化下半场撬动市场格局的支点。
|